分享者
fonter YuanPlidezus
年份
2021
策展人
fonter Yuan
Created time
Jan 24, 2021 1:54 PM
- 历史视角(编年史)
- WebGL 技术的发展给 Figma 实现提供了时机;
- 在同一行业,Ajax 技术给 Writely和 XL2Web 提供了实时编辑时机,后来被收购,演变为 Google Suite;
- 2011 年 Dylan Field 在 Flipboard 实习,每天使用 Fireworks 让他感到很沮丧;
- Dylan 和 Evan 决定使用 WebGL 在浏览器中构建一个云优先设计工具;
- Dylan 和 Evan 在 Thiel Fellowship 10 万美元的支持下从大学休学,开始创业(Dylan Field 的申请书);
参考文献
Dylan Field 的 Thiel 奖学金申请书
点评和解读
文中回顾了做 Figma 之初,考虑的问题。
1. 为什么设计工具不能更像谷歌文档呢?
2. Thiel Fellowship 最初的想法是关于无人机的想法;
3. 请描述你参与的团体或活动中,你的角色是什么,你做的具体的事情又是什么?
4. 列举你获得的成就奖项;
5. 你是否曾经成功的创办过企业、或者参与一个项目、或者领导过组织
6. 你曾经面对过的挑战或者风险,你做了什么,表现如何,最后成功与否,这又反映了你什么性格
7. 你想做的事情,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能力知识
8. 你最喜欢的人是谁,用6个英文单词或者更少描述为什么,不算名字
9. What important truth do very few people agree with you on?
10. 你打算如何改变世界?
11. 你花了最多时间思考的问题是什么?
隐私的定义是什么? 在开发应用程序时是否有可能考虑到隐私?
如何更好地传播内容?
谁拥有数据?
当任何人都可以操纵视觉数据时,我们还能相信什么?
12. 最后也用 6 个英文单词描述你自己
2. 员工视角
- CEO: Dylan Field
- CTO:Evan Wallace
- 前设计负责人:
- 产品设计师:Nikolas Klein
Rasmus Andersson
“我的想法” → “我们的想法”
点评和解读
1. 读企业领袖和主要管理者的公开twitter碎片、个人网站的文章、编年;
2.分析员工 LinkedIn 的资料,总结它们来自于什么行业和公司以及之间可能的联系;
3.社交 twitter 的分析框架;
4.LinkedIn 抓取和自动分析工具;
3. 投资视角
- 投资人:Reid Hoffman、Mathilde Collin、John Lilly
参考文献 :《为什么 Figma 会赢?》
点评和解读
Greyloc 曾经派去尽调 Figma 的投资人 Kevin Kwok 的文章《The Arc of Collaboration》,企业服务的核心投资逻辑是业务具有网络效应。 Kevin Kwok 的文章里面剖析了协作以及对比figma和slack的优缺点,提出了他的论断。 Slack 做的不好的地方是讲生产和协作分离开来了,这就造成他的网络效应规模不大。
而 Figma 正是从设计师这个单一岗位的角度,将生产和协作紧密联系在一起,从而放大了他的网络效应。最终 Figma 会泛化到设计师之外,pm以及程序员都可以使用 Figma 协作书写文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