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在即刻上记了两句:赞誉是一种负债;批评是一种资产。
其实背景是某日,徐玲老师在「得到头条」上提及了沉思录上的一些内容(在此感谢徐玲老师和得到团队)
身边许多朋友纷纷称赞破圈了……
但我们很是警惕,因为赞誉总是高估,沉思录的局限性我们知道,而许多知识自己也并未完全掌握和应用;
和菜头关于赞誉的比喻更是精妙:赞誉是膨化食品,好吃但没有营养
- 赞誉多源自误解,所以保持谦虚的沉默就好。
- 赞誉源自他人想对你施加控制。
- 真正考验人的事情,是孤独穿越的,没有人看到的,而这些事才是最重要的。
- 赞誉和诽谤,都会让人偏离轨道。拒绝赞誉,也能避免诽谤的伤害。
所以这不是为了标榜什么什么道德高尚才写的一句鸡汤,而是批评确有其更大的好处,
不但能指出可能改进的地方,还让自己处于弱势地位,避免聚光灯带来的压力,又可以利用「弱传播」,获得更多联盟和更少的敌人。
另,和 fonter 商议,今年沉思录会进入 Depth 模式,会不断把部分过往的内容加工汇总,重新深入的挖掘。所以邮件中部分推荐引文会比较短,但是专题内容丰富,请深入食用。
本期概要:
艺术
秋鹭图 by 林风眠,1960羔羊
DAN WANG 的 5 年年度信合集思维
隐性知识的重要性:离执行越近,公开知识就越少理念
Apple 的 「 DRI」 理念观点
提高行动力的三个视角
450924009
的 Worthy Five
羔羊
DAN WANG 的 5 年年度信合集
by fonter
你提高已有技能而不是学习新的技能。你消费的是你已经保存的各种媒体,而不是去获取更多。今年不允许有新的爱好、器材、游戏或书籍。相反,你必须在你已经拥有的或者已经开始的东西中找到价值,深入挖掘价值和充实他们。转向已在你的房子里的那些财富进行选择。
上期的 Depth Year ,似乎引起了一些朋友的思考,那我们沉思录本身也需要一个 Depth Year。
借由此机,在 @ciel jiang 西亚同学的贡献下,简要把 DAN WANG 5年间写的信整理编纂了一下作为一次回顾。
这里是西亚同学的概括版本 。
思维
隐性知识的重要性:离执行越近,公开知识就越少
by shaonan
近期对自己的输入有个反思:概念性的知识较多,事实性知识较少。概念性是指比如「创作者经济意味着什么」;事实性的是指「某人为何放弃了运营了付费社群」。
这个体感是在开始经营「小报童」后意识到的,究其原因,是因为做 flomo 时,可以身体力行的每日实践,且能覆盖到大多数场景;而个人在小报童的实践比较个性化,不具有代表性,所以其他类型创作者的需求和困难,很难有具身体会,之前产品设计上也因为不了解翻车好几次。
由于小报童现在已经不是在选择方向和判断未来走势的阶段,那些概念性的东西无法指导具体的实践,所以看再多「创作者经济」的分析文章,也无法回答为何「发布时间尽量不要精确到小时」。而吊诡的是,许多从业者(包括我)总想从前者的文章中找到通往未来的关键钥匙,但实际上北极星不会天天变,而溪水的走向却总是蜿蜒。
其实上述用「事实性知识」并不严谨,更准确的说法是迈克尔·波兰尼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 —— 「隐性知识(Tacit Knowledge)」
理念
Apple 的 「 DRI」 理念
by fonter
Vol.20211219: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理解一切创造皆混搭 中介绍的 Heroku 的价值观,提到 Apple 的 DRI 理念,Directly Responsible Individual (DRI),明确直接负责人,DRI 是 Apple 的文化塑造过程中有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工具。
2011年,时任 iOS 高级副总裁的 Scott Forestall 因为“拒绝在致歉信上签字”,为苹果重新设计的地图(Maps)应用程序而“道歉”,被迫辞职。出现问题的时候, DRI 要承担责任。2008年夏, 苹果公司发布了首款 3G 版iPhone, 还首次推出了电子邮件系统 MobileMe,该系统号称提供无缝同步功能,但是 MobileMe 是败笔, 用户投诉邮件丢失, 同步功能时断时续。 乔布斯大发雷霆,训斥了 MobileMe 团队,MobileMe大部分成员被开除。
《财富》杂志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,报道中乔布斯对 MobileMe 的处理方式,使我们难得地瞥见苹果公司究竟是怎样运营的, 其中详细阐述了 Apple 的 DRI 。
观点
提高行动力的三个视角
by shaonan
我们的生命是由一连串的事件构成,
如果没有行动,什么都不会发生,生命宛若一潭死水。
但阻止行动的原因有很多,这个系列的文章将其分为了三大类:
- 接受理性的现实,然后利用信念,而不需要任何自我欺骗。
- 深入思考一次,除非有新的重大信息值得再次思考一次。
- 把手弄脏,而不是在旁边哀叹计划不完整或者信念不够强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