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Ludwig Wittgenstein on language
- 我们如何分辨什么是真实的,什么不是?
- 路德维希·维特根斯坦说这完全是语言的问题。
-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我们所知道的,那么我们必须了解语言是如何工作的。
- 所以他写了两本非常不同的书,关于我们如何使用语言来思考。

- 1. Tractatus Logico-Philosophicus
- 《邏輯哲學論》
- 每当我们交谈时,我们就把事情的本来面目拍成“照片”。这些图片是我们使用的单词和句子。每个单词和它所指的对象之间都有固定的联系。例如,“桌子”这个词指的是现在我面前的那个东西。
- 但是这些单词本身并不意味着什么,除非它们是由句子组成的,或者更好的是: 由陈述组成的。陈述句是一个既可以是对也可以是错的句子。例如,我们可以说: “这张桌子是木头做的。”
- 如果这张桌子实际上是木头做的,那么我们的说法是正确的。我们的声明符合“事态” ,这是事实。否则,它就是虚假的,或者是无稽之谈。
- 为了查明一个陈述是否正确,我们必须观察。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个句子是正确的还是无意义的呢?我们使用逻辑。
- 逻辑包括许多规则来“计算”我们所说的是否有意义的结构。
- 我们不会在这里讨论逻辑的细节。现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,无论何时我们使用真或假的句子,我们都可以用逻辑来检查它们是否正确。
- 这种知识的图像理论是任何经验科学的指导原则。在某种程度上,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一种创造极端“纯粹”哲学的尝试。这个想法是只使用真或假的句子,因此可以毫无疑问地进行适当的审查。
-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。
- 由于我们只使用可以是对或错的描述性句子,只接受逻辑结构后面的论点,我们必须省略很多东西:
- “Whereof one cannot speak thereof one must be silent” Ludwig Wittgenstein
- “我的人生该怎么办? ”,“我应该得到一个宠物猪吗? ”“为什么松鼠这么漂亮? ”,以及其他重要的问题不能用这种严格的逻辑来解决。宗教、形而上学或者你有多爱一个人不能用客观的逻辑术语来表达。所以我们根本不应该谈论这些事情。
- 维特根斯坦总结道,他的书一定是一派胡言。
- 2.哲学研究
- 首先,他说我们不能通过定义和规则来学习一门语言。
- 相反,我们通过实践来学习: 我们与他人交谈,他们会纠正我们。
- 维特根斯坦把文字比作象棋游戏中的数字。
- 你可能知道这个游戏的规则——这就是你如何移动棋子的方法。
-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优秀的球员。
- 要想擅长这项运动,你必须练习。
- 语言也是如此。仅仅因为你知道单词的定义并不意味着你知道一种语言。我们通过玩“语言游戏”来学习如何说话。
- 例如,我们应该理解“我想买一个苹果”的意思是非常不同的,这取决于你是在电脑商店还是在农贸市场。只有当我们知道词语在上下文中的意思时,我们才能参加语言游戏。
- 为了了解这些意义和规则,我们必须和其他人一起试验。
- 但这些规则既不精确,也不固定。它们暗示了我们可能如何使用词汇,因此很难给它们贴上“规则”的标签。维特根斯坦把它们比作指引你如何使用这些词的路标。
- 在我们遵循语言规则的过程中,我们不断地修改这些规则。语言通过人们的使用而不断变化。
- 在哲学研究中,语言没有一个固定的逻辑结构,正如先前在《逻辑哲学论》中提到的那样。这是一个由许多人创造的适应性系统,我们只有参与到游戏中才能学会它。
- Wow! This is EXACTLY what our computers do!
- 首先,我们的编程语言是基于纯逻辑的。它们主要由真或假的陈述组成。他们是亚里士多德、弗雷格、罗素、维特根斯坦等人的逻辑传统的后裔。对逻辑的固有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——当我在编程时——所有不符合逻辑规则的东西似乎都毫无意义。包括大部分的人际交往。
- 因此,让我们记住,我们的编程语言只使用逻辑结构与世界互动。这意味着他们“必须保持沉默”。
- 但更有意思的是: 程序员要处理某些问题,比如编写一个好的语言翻译软件,总是出了名的困难。增加越来越多的语言规则并没有多大帮助。对于计算机科学家来说,一个真正的突破是开发出参与和学习的软件。
- 事实上,我们隐藏在“人工智能”这个神秘术语背后的大部分东西都是通过实践来学习的软件。例如,每次输入搜索查询并点击结果(或不点击结果)时,都会向某个软件提供反馈。你教它如何玩你的语言游戏。












